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探空的武夷山区域0~6 km臭氧变化天气成因分析 收藏

基于探空的武夷山区域0~6 km臭氧变化天气成因分析

Weather Causes of 0-6 km Ozone Variation in the Wuyishan Region:An Analysis Based on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作     者:邓慧颖 黄金洪 赵芮 蒋冬升 王宏 DENG Huiying;HUANG Jinhong;ZHAO Rui;JIANG Dongsheng;WANG Hong

作者机构: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7 武夷山国家气候观象台福建武夷山354300 南平市气象局福建南平354200 邵武市气象局福建南平354000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7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福州350003 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2 

出 版 物:《热带气象学报》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801-810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22A2057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01453、2021J01463、2023J011332) 华东区域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基金合作项目(QYHZ202313) 福建省气象局基层科技专项(2023J06)共同资助 

主  题:O_(3)探空观测 COA OVMR 大气廓线特征 武夷山区域 

摘      要:基于2022年福建省武夷山区域邵武站O_(3)探空观测51次科学试验,分析该区域对流层中下层(0~6 km)O_(3)的季节分布和O_(3)体积混合比(OVMR)变化趋势,探究O_(3)柱浓度(COA)排名前5和后5个例的大气环流形势、诊断物理量及垂直廓线的差异。结果表明:1.5 km以下OVMR春季秋季夏季冬季,1.5 km以上OVMR呈现春季最大,夏季最低,除了秋季,其他季节均呈现随高度增加的趋势;0~6 km排名前5的个例有3个发生在4—5月,主导天气形势与风场为冷高压前偏北或高压底部偏东气流控制,2个发生在9月,为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外围的下沉气流共同影响;且均表现出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层结稳定,空气干燥,湿层很薄,存在明显的下沉气流,对流抑制能力强,低层为偏东风,风速在4~8 m·s^(-1)之间。排名后5个例的发生月份、天气形势、诊断物理量等与排名前5个例的有明显的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