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T、B淋巴细胞抗原和血小板抗体表达的研究 收藏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T、B淋巴细胞抗原和血小板抗体表达的研究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T, B lymphocyte antigen and platelet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作     者:杜春红 黄海涛 苑广洋 赵国生 李红学 张元 孙亚军 徐慧民 董守智 Du Chunhong;Huang Haitao;Yuan Guangyang;Zhao Guosheng;Li Hongxue;Zhang Yuan;Sun Yajun;Xu Huimin;Dong Shouzhi

作者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00052 

出 版 物:《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238-24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5[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医学] 

基  金:天津医科大学青年研究科学基金(2012KYQ) 

主  题:血小板输注 B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抗体 

摘      要:目的探讨T、B淋巴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抗体在血小板输注无效中作用。方法选择41例临床确诊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7例血小板输注有效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 +CD4-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 + CD4+CD8-)、B淋巴细胞(CD19+)比例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а、CD61的表达,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输注无效组患者:①辅助性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36.60%对48.53%),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53.26%对44.02%),二者比值下降(0.85对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2%对2.85%, P=0.901);③CD41а阳性细胞率[(88.10±12.75)%对(51.69±24.45)%,P=0.001]和CD61阳性细胞率[(88.36±12.31)%对(51.83±24.48)%,P〈0.001]均显著升高;④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85.37%对14.82%,P〈0.05)。结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辅助性T细胞的抑制、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а和CD61的表达以及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均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