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 收藏

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

Land U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Rail Transit Station Area under 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

作     者:贺俊 王浚沣 张东驰 HE Jun;WANG Junfeng;ZHANG Dongchi

作者机构: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01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1 中城(广州)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510640 

出 版 物:《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Urban Mass Transit)

年 卷 期:2025年第28卷第4期

页      面:48-51,59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课题(KY-2019-072) 

主  题:轨道交通 车站区域 用地结构 公交导向发展模式 多目标优化 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摘      要:[目的]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被视为缓解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理性增长的规划理念。良好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助力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高效互动,有必要研究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方法]从TOD规划原则切入,以轨道交通车站区域常见用地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用地强度控制、功能混合及适宜用地配比三种优化导向,对应设置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基于TOD的站区用地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简化数据处理与模型架构,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基于NSGA-Ⅱ(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城华南路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为实例,对用地结构优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优化后研究区域内,居住类、经济类和公用设施类用地占比均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更均衡的用地功能组合,符合TOD理念下站区对职住平衡与公共服务功能的诉求。优化后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合理性得到改善,各用地类型间占比调整稳定,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优化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的用地结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