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许昌461000
出 版 物:《分析试验室》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5期
页 面:741-747页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20275,242102310503)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5B550017,25B360001)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480019)资助
摘 要:以苯并噻唑-2-甲醛和7-(二乙胺基)香豆素-3-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苯并噻唑类的新型荧光探针L,并通过核磁(NMR)、红外(FT-IR)、质谱(MS)以及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在乙醇溶液中,探针L对铜离子(Cu^(2+))和镍离子(Ni^(2+))的选择性识别能力较强,且基本不受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当Cu^(2+)浓度和Ni^(2+)浓度分别在1.5~6μmol/L和0.5~6μmol/L范围内时,体系的荧光强度与Cu^(2+)和Ni^(2+)的浓度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3.2×10^(-8)mol/L和3.9×10^(-8)mol/L。Job s plot曲线与高分辨质谱结果表明,探针L与Cu^(2+)和Ni^(2+)的络合比均为1∶2。将探针L作为试纸,实现了对Cu^(2+)和Ni^(2+)的“裸眼检测,表明该探针在环境监测领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