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采用地震波研究滑坡的动力学过程 收藏

采用地震波研究滑坡的动力学过程

Dynamic Processes of Landslides Revealed by Seismic Waveforms

作     者:江勇 白玲 黄兴辉 谢军 JIANG Yong;BAI Ling;HUANG Xing-hui;XIE Jun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7 

出 版 物:《地震》 (Earthquake)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130-146页

学科分类:070801[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07[理学] 0708[理学-地球物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31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 

主  题:滑坡 地震波 滑动过程 青藏高原 

摘      要: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不仅地震活动频繁,同时也经常发生多种其他类型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冰崩、雪崩、泥石流、冰湖溃决等。这些灾害由岩石、冰川等碎屑物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斜坡向下快速滑动而形成,其发生过程受到构造运动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地震学领域,这些地质灾害被认为是受到山体斜坡上的单力作用,地震波为认识这些地质灾害的震源参数和发生过程提供重要资料。本文通过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上述的滑坡类地质灾害前沿进展进行系统回顾,对采用地震波研究滑坡类震源的基本原理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2017年茂县滑坡作为研究实例,对地震波形记录进行时频分析、受力过程反演等计算,通过时间轴对比细化过程划分、优化台站数据选择、改善分析过程。结果表明,茂县滑坡过程包括滑前启动、主要滑动和滑后调整三个时期,总持续时间约123 s,其中主要滑动过程包括加速和减速两个阶段,最大速度约54 m/s,最大水平位移约2 km。加速阶段低频信号显著,减速滑动过程高频信号显著增强,揭示了滑床坡度变化、碎屑物成分及其滑动摩擦作用的综合影响。随着地震观测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地震波对滑坡的识别能力逐步增强,有助于提高对滑坡类地质灾害的监测能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