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态系统文化效益:概念辨析与评估指标 收藏

生态系统文化效益:概念辨析与评估指标

作     者:陈梦芸 李晨阳 林广思 周兆森 

作者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园林》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7[理学]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中央高校基金面上项目(2024ZYGXZR031)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GZC2024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242) 

主  题: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生态系统文化效益 人类福祉 

摘      要:生态系统文化效益是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利用决策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潜在动力之一。然而,由于文化效益的主观性和无形性,使其难以界定和量化,在管理决策中常被忽视。为此,通过定性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文化效益的概念、评价指标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文化效益指“人们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非物质福祉提升,强调“交互及“非物质的特性;2)文化效益的评估指标包含英国国家生态系统评估界定的“认同建构“身心体验及“能力提升3个维度的狭义指标,也涵盖了一些未使用“文化效益概念但围绕非物质效益评价的广义指标,如地方感、场所依恋和注意力恢复等;3)文化效益的评估方法方面,当前研究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2类。主观评估方法中,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的显示偏好法,与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联合李克特量表的陈述偏好法是目前采用的主流方法。系统梳理了“文化效益在中文语境下的内涵与外延,能够为土地决策和自然管理中文化效益的评估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