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口腔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
出 版 物:《中国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1[医学-中医五官科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究灼口综合征(BMS)的中医证型分布与免疫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BMS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根据患者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型系统聚类分析(CA),将中医证型与亚型及其疼痛程度进行对应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免疫球蛋白的资料。同时进行体液免疫水平的检测,采用简单对应分析进行统计学推断。结果:CA结果显示4个证型,分别是心火亢盛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和气虚血瘀型。对应分析显示,中医证型与其亚型和疼痛程度相关联(P0.05)。其中心火亢盛型与灼口综合征第一亚型最近,肝胆湿热型与灼口综合征第二亚型最近,气虚血瘀型与轻度疼痛最近,心火亢盛型与中度疼痛最近,肝胆湿热型与重度疼痛最近。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吸烟史和抑郁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免疫水平比较发现,IgG和补体C3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心火亢盛型的补体C3更高,气滞血瘀型的补体C3最低;肝肾阴虚型的IgG更高,心火亢盛的IgG更低。结论:BMS可分为心火亢盛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和气虚血瘀型4个证型,其分布与BMS亚型以及疼痛程度相关联,且各证型与免疫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