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蚊喙制片方法的改进 收藏

蚊喙制片方法的改进

作     者:栾希英 

作者机构:滨州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出 版 物:《滨州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1993年第16卷第3期

页      面:82-82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主  题: 制片 标本 

摘      要:蚊类是医学昆虫学中的重要虫种。蚊喙则是与疾病传播相关的形态结构,教学大纲列为重点观察的教学标本。其质量的好坏、制片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制作方法是,采用成蚊头部,经一系列处理后,在冬青油透明过程中,用细针轻轻挑拔下唇,使其中的上、下腭,上内唇和舌等结构分开。这种制作方法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发生挑断、折损等,难以达到各种构造区分清楚,完美无缺的目的。笔者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模索及多次尝试,做了一定的改进,效果稳定、良好。现作如下介绍,俾在更大范围发挥其效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