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青海大学西宁810016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西宁810000
出 版 物:《西北农业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34卷第2期
页 面:191-1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090301[农学-土壤学]
摘 要:针对青藏高原湟水流域氮肥不合理施用引起的土壤有效态氮淋溶损失等问题,设置5个处理0(N_(0))、78(N_(78))、156(N_(156))、234(N_(234))和312(N_(312))kg/hm^(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①随施氮量增加,0~1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施氮量达到234 kg/hm^(2)之前,土壤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40 cm土层;施氮量超过234 kg/hm^(2),土壤硝态氮主要积累在60~100 cm土层;施氮量超过156 kg/hm^(2),土壤中氮素开始盈余,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2 a施氮量分别为241 kg/hm^(2),246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8623 kg/hm^(2),8435 kg/hm^(2)。综合产量、环境及经济效益,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