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 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 版 物:《中国防汛抗旱》 (China Flood & Drought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项目(2022nkms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ZH33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08085US13)
摘 要:结合历史记载及相关文献,梳理总结了安徽历史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历史特征与当前安徽旱灾格局的异同之处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公元前190年至1949年间,安徽旱灾记载共计593年,平均3.6年记载1次。空间上以江淮丘陵区最为严重,其次是皖北地区,这些地区至今仍是安徽旱灾最为严重的区域。在季节分布上,夏季干旱最为频繁,夏秋干旱次之,冬季干旱最为罕见,这一特征与当前安徽旱灾季节分布也基本一致。旱涝急转特征突出,皖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的概率较高,皖南则涝旱急转的概率较高。本研究总结了安徽历史旱灾的时空分布特点,为理解区域旱灾形成机制提供了历史依据,并可为区域未来抗旱工作、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措施制定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