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氮、镁交互作用对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氮、镁交互作用对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magnesium interaction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r seedlings

作     者:孟芳芳 关恒锋 杨浩 许祖元 左晓东 曹光球 曹世江 MENG Fangfang;GUAN Hengfeng;YANG Hao;XU Zuyuan;ZUO Xiaodong;CAO Guangqiu;CAO Shijiang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出 版 物:《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54卷第1期

页      面:36-46页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2201302) 

主  题:杉木  镁交互 抗氧化酶 生长特性 生理特性 

摘      要:【目的】探究氮、镁交互作用对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适合杉木幼苗生长的氮、镁用量。【方法】以1年生杉木品种 青杉’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氮三因素[0(N_(0))、1.2(N_(1))、2.4(N_(2))g·株^(-1)]、镁三水平[0(M_(0))、0.64(M_(1))、1.28(M_(2))g·株-1]共9个处理,分别于施肥后的30、60、90、120、150、180 d测定各处理杉木幼苗的苗高、地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1)整个试验期间,杉木幼苗的苗高、地径增长量随着氮、镁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_(1)M_(1)处理的苗高、地径增长量显著大于N_(0)M_(0)处理(P0.05)。(2)整个试验期间,随着氮、镁用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MDA浓度、SOD活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CAT活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整个试验期间,N_(1)M_(1)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N_(0)M_(0)处理(P0.05);N_(1)M_(1)处理的MDA浓度在多数情况下最低;N_(1)M_(1)处理的POD活性显著大于N_(0)M_(0)处理(P0.05),且大于N_(2)M_(1)、N_(1)M_(2)、N_(2)M_(2)处理;处理60~150 d时,SOD活性整体变化较平稳,N_(1)M_(1)处理的CAT活性大于N_(0)M_(0)处理。【结论】氮、镁交互作用处理N_(1)M_(1)可降低细胞膜的损害程度,提高细胞渗透调节能力,增强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杉木幼苗生长发育。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