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统一战线教研部北京10009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100029
出 版 物:《党政研究》 (Studies on Party and Govern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10-121,128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市域社会治理中一线治理的运作和提升机制研究”(21CZZ0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项目“中国城市社区发展治理创新研究”(21YQ20)
摘 要:解决好城市相对贫困问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题中之义。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不仅反映出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不均衡,也折射出社会的不平等与社会排斥。面对呈现出相对性、隐蔽性、散发性和脆弱性的城市相对贫困现象,城市相对贫困治理结构需要建立起联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需求的信息机制、挖掘和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的发展机制和构建稳定长效的实施机制,以实现更加精准、多元化、分布式、嵌入性的治理。第三次分配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多元主体参与疏解城市相对贫困提供了时代背景和政策支持。多元主体通过参与资源配置、服务供给,能够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促进城市社区治理内生性变革,并能够构筑可持续的贫困治理机制,从而在城市相对贫困治理中发挥作用。不过,多元社会主体在参与过程中也可能面临着与贫困群体的价值冲突、刚性制度如何应对差异化需求等问题,甚至面临进一步加剧城市相对贫困再生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