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缝洞体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缝洞体天然气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Breakthrough and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for Ordovician subsalt fracture-cavities in Ordos Basin

作     者:牛小兵 范立勇 任军峰 师平平 魏柳斌 李维 Niu Xiaobing;Fan Liyong;Ren Junfeng;Shi Pingping;Wei Liubin;Li Wei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陕西西安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陕西西安710021 

出 版 物:《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12期

页      面:1715-1727,18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规模增储上产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2023ZZ16)资助 

主  题: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缝洞体气藏 双源供烃 走滑断裂 裂缝系统 

摘      要:2024年,按照“断裂改造碳酸盐岩形成缝洞体气藏的勘探思路,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勘探层系部署实施了3口探井,试气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揭示了盐下缝洞体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目前对于缝洞体气藏的高产富集规律及综合预测模式尚不明确,难以落实有利区带与钻探目标。基于岩心、岩石薄片、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缝洞体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及高产富集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缝洞体气藏具备上古生界煤系与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双源供烃条件,其中,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主要烃源岩,最大生烃强度为12×10^(8)m^(3)/km^(2),具有充足的供烃能力;(2)盐下缝洞体的储集空间以裂缝及沿裂缝带发育的溶蚀孔洞为主,含少量基质晶间孔,平均孔隙度可达10%以上,平均渗透率最高可达10 mD,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3)盐下断裂及伴生裂缝系统不仅能够改善白云岩储层的物性,形成储集性能良好的缝洞体,还可以沟通源岩与储层,为油气向缝洞体储层聚集提供有效的运移通道;(4)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发育的厚层膏盐岩为缝洞体气藏的区域盖层,马家沟组五段10亚段和马家沟组三段等层系中发育的膏盐岩为气藏的直接盖层,缝洞体周围的致密碳酸盐岩构成侧向遮挡,这些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天然气富集并形成缝洞体气藏。通过综合评价,初步落实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缝洞体气藏的有利勘探面积约为2.5×10~4km^(2),预计天然气储量规模可达5 000×10^(8)m^(3),勘探潜力大,是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与现实目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