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管理处北京100093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101300
出 版 物:《野生动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
年 卷 期:2025年第46卷第2期
页 面:347-353页
摘 要: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为顶级捕食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2月—2024年4月,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对1只北京野放的白尾海雕活动轨迹进行追踪,研究其迁徙路线、日活动节律、活动区面积和栖息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1)白尾海雕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度夏,在蒙古国东部东方省越冬,春季迁徙速度(98.49 km/d)比秋季迁徙速度(106.09 km/d)慢,春季迁徙距离6106.21 km,历时62 d,秋季迁徙距离为4137.63 km,历时39 d;(2)白尾海雕为典型昼间迁徙猛禽,每日迁徙开始于05:00—06:00,停止于18:00—19:00,迁徙时长12~14 h,迁徙速度日峰值在12:00—14:00,春季日迁徙时间比秋季长,各时间段迁徙速度整体比秋季慢;(3)白尾海雕度夏地95%MCP活动区面积为1844.38 km^(2),主要利用栖息地类型为森林(71.78%)、水体(17.23%)和湿地(9.86%),对湿地和水体存在偏好利用,越冬地95%MCP活动区面积为410.68 km^(2),主要利用草地(81.59%)和裸地(18.09%)。本研究记录了白尾海雕完整年周期迁徙路线,揭示了其迁徙活动规律和栖息地利用状况,为白尾海雕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