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辽河口浅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 收藏

辽河口浅海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来源

Composition,distribution and origination of n-alkane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shallow sea wetlands in the Liaohe River estuary

作     者:丁喜桂 叶思源 苏大鹏 袁红明 王锦 郭志刚 DING Xigui;YE Siyuan;SU Dapeng;YUAN Hongming;WANG Jin;GUO Zhiga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237 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266237 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266237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266237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200433 

出 版 物:《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18-2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704[理学-海洋地质]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A20558)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4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89503,DD2022177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MD060) 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 

主  题:表层沉积物 正构烷烃 有机质 浅海湿地 辽河口 

摘      要:基于辽河口浅海湿地采集的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试其正构烷烃的组成及含量,系统分析了正构烷烃的组成、分布及其分子组合特征,对正构烷烃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以双峰群分布为主,表明本区有机质受陆源和海源共同作用;前峰群偶碳数正构烷烃优势明显,以海洋浮游藻类和细菌来源为主;后峰群奇碳数正构烷烃占明显优势,以陆生高等植物来源为主,其中木本植物来源约占49%,草本植物来源约占39.6%;陆、海源烷烃含量之和的比值(ΣT/ΣM)对有机质来源的指示与陆、海源优势烷烃含量之和的比值(TAR)均指示本研究区域陆源有机质贡献大于海源有机质。特别是,高比值区均集中分布于辽河河口近岸区域,且显示自近岸向外呈降低的趋势,表明河口处陆源输入最强。对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特征指数的深入剖析表明辽河口浅海湿地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定量估算结果显示陆生植物贡献比例最大,平均为66.41%±10.74%。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对近岸海区的碳汇贡献巨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