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消风散的关键信息考证与现代临床应用 收藏

消风散的关键信息考证与现代临床应用

作     者:牛蔚露 杨孟洁 吕承启 沈萃萃 王宁丽 贾皇超 王丽云 刘学伟 苗明三 王晓萌 

作者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豫药全产业链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04[医学-方剂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12102311120)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2022JDZX009,2022JDZX032,2022JDZX132) 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2022ZYBJ04)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2023YB0126)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传承创新中心科研专项(2023ZXZX1075)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HN2024106)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21ZY2006,2024ZY203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300420225,242300420434) 

主  题:消风散 文献考证 关键信息 现代应用 经典名方 方剂组成 基原 用法用量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依据考证原则,对消风散的处方来源、方名、组成衍变、剂量衍变、基原与炮制、古代应用及现代应用等进行系统的考证。消风散,又名人参消风散、蝉蜕消风散,最早记载于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方剂组成包括荆芥穗、甘草、川芎、羌活、僵蚕、防风、茯苓、蝉蜕、广藿香、人参、厚朴、陈皮,共计12味药物。各朝代的方剂组成基本与《局方》记载一致,仅存在少数的增减应用。方剂剂量的考订结果显示,《局方》中1剂药物折合现代剂量为荆芥穗、甘草、川芎、羌活、僵蚕、防风、茯苓、蝉蜕、广藿香、人参均为82.6 g,姜厚朴、陈皮均为20.65 g,所有组成药物的基原均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一致。煎服方法的考订结果显示,将上述药物剉为细末(过五号筛),每服取8.26 g,取茶叶用沸水第1次冲泡澄清数分钟后的清汁调下,每日3服,饭后30 min服用。清风散功效消解风热、去恶散满、辅正调中,主治以皮肤疾病为主要表现的一切风热之证,部位以上部为主,多为头面部。现代应用所涉及的疾病多为皮肤科疾病,包括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该文通过梳理相关古籍文献,考证关键信息,以期为消风散的现代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