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的质性元分析研究 收藏

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的质性元分析研究

作     者:程宣梅 葛芳婷 陈侃翔 

作者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出 版 物:《科研管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6期

页      面:21-3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数字赋能新个体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与政策体系研究”(21AJL003,2021.09—2024.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企业融通创新的模式、运行机制与政策保障研究”(21BJY262,2021.09—2025.06) 

主  题:制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 转型模式 质性元分析 

摘      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其转型模式以及实现机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质性元分析的方法,拓展并深化了“流程增值-客户增值双重视角,以53篇研究案例为分析对象,探索中国制造企业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包括流程增值和客户增值,企业通过局部数字化、全局数字化与生态数字化的定位和商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的选择开展数字化转型;(2)根据差异化路径组合,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可分为跃迁型、重构型、渐进型、混合型和颠覆型五种类型;(3)数字化转型模式内在机理可采用“转型情境-行为机制-转型结果逻辑链予以剖析,不同的市场压力和数字技术压力构成了转型情境,直接影响企业差异化的资源重组机制、制度行动机制、数字创新机制和企业竞争力。本研究拓展了资源编排理论、制度理论和数字创新理论在制造企业不同数字化转型模式中的微观组合机制,对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活动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