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12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0102 济南新鸿大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出 版 物:《水生态学杂志》 (Journal of Hydroec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6卷第1期
页 面:111-1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浮游植物 土地利用 主成分分析 冗余分析 白龙江流域
摘 要:揭示浮游植物组成与土地利用和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白龙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21年6—8月对陇南市白龙江流域开展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调查,并基于水体理化参数和河流缓冲区土地利用格局,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探究浮游植物特征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揭示土地利用与水质的耦合效应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3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galef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82~2.72、4.93~7.46和0.67~0.89,平均值分别为2.32、6.02和0.79。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白龙江流域浮游植物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氮、总磷以及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因素影响,其中理化参数对浮游植物变化的解释率高于土地利用。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硅藻与水温、总氮和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且总磷相关性高于总氮;蓝藻和绿藻与溶解氧呈正相关;蓝藻与总氮呈负相关,与总磷相关性并不显著;硅藻和裸藻受人为活动和面源污染的影响,与建设用地、耕地呈显著正相关。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与水体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水体氮磷浓度的主要因素,且土地利用和营养盐的耦合效应共同作用于浮游植物群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