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医热疗在古代中国眼科的发展简史 收藏

中医热疗在古代中国眼科的发展简史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rmotherap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

作     者:刘慧滢(综述) 董诺(审校) LIN Huiying;DONG Nuo;无

作者机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361004 厦门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12 厦门市眼部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 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25 厦门市眼表与角膜疾病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4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转化医学研究所厦门361004 泉州华厦眼科医院泉州362000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362011 

出 版 物:《眼科学报》 (Eye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12期

页      面:666-67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主  题:热疗 眼部疾病 古代中国医学 发展历程 

摘      要:近年来,热疗因其操作简便和显著疗效,在干眼及相关眼病治疗中受到关注。热疗通过加热睑板腺区域,软化睑脂,改善睑板腺导管通畅,广泛应用于睑板腺囊肿、睑腺炎、睑缘炎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眼病。此外,热疗还有效缓解视疲劳和干眼不适,促进眼部创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在中国古代,《黄帝内经》及《韩非子》早期记载了热疗技术的应用。西汉《淮南子》提到烧灼法用于眼病,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描述了热敷治疗眼部不适的方法。隋唐时期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详细介绍了热疗的应用,宋代《圣济总录》和《龙树菩萨眼论》进一步精细化了热疗技术。明清时期的《普济方》和《目经大成》中记载了热疗的新进展。由此,古代热疗在眼科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这些传统方法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