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我国不同林区林火驱动因素对比分析 收藏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我国不同林区林火驱动因素对比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rest fire driving in different forest regions of China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approach

作     者:胡雨鑫 王雪梅 陈滢 郭蒙 HU Yuxin;WANG Xuemei;CHEN Ying;GUO Meng

作者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深圳518055 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227-2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03[农学-森林保护学] 0907[农学-林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098 41871103) 

主  题:地理探测器 林火格局 核密度 东北林区 南方林区 西南林区 

摘      要:林火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干扰之一,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碳循环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不同林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林火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尽相同,明确林火发生空间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林火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东北、南方和西南三个林区为研究区,以2000—2022年MODIS火点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地形(坡度、高程、地形位置指数)、植被(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居民点密度、距离道路远近、耕地密度、道路密度),分别三个林区的林火空间格局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火点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特征,福建东北部和云南西南部林火聚集明显;(2)不同林区林火发生的驱动因素差异较大。东北林区林火分布格局主要受到植被特征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驱动,其中叶面积指数和距离道路的远近影响强度最大;南方和西南林区的林火分布格局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南方林区距离道路远近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西南林区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为人口密度和居民点密度;(3)西南林区因子对于林火格局的解释能力最高,东北林区次之,南方林区最差。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各林区不同驱动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呈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于林火驱动因素的研究适用性较好,鉴于不同地区林火发生的驱动机制不同,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林火预防和管理政策,为我国林区防火提供科学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