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收藏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天然林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作     者:肖云友 蔺雪莹 董灵波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8期

页      面:4009-40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F1304002) 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团队) 

主  题:大兴安岭 空间格局 三变量随机标记 演替阶段 天然林 

摘      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能够反映森林群落的构建过程和物种共存的生态策略。以2017年和2023年大兴安岭地区翠岗林场白桦林(先锋阶段)、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过渡阶段)和兴安落叶松林(顶级阶段)的3个100 m×100 m动态监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成对相关函数、汇总统计函数和三变量随机标记法,分析各阶段林分中优势树种大树、死幼树和活幼树的空间格局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的大树、死幼树和活幼树格局均随尺度增加呈现随机分布。随着演替的进行,在小尺度(≤5 m)内,白桦大树均呈现均匀分布,活幼树则由聚集分布逐渐向随机分布转变,死幼树呈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均匀分布的变化规律。兴安落叶松大树和死幼树在小尺度内呈随机分布—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的变化规律,活幼树均在小尺度聚集分布。其次,两树种种内关联性大多呈负相关和无相关,其中展现聚集格局的物种,种内空间关联主要呈无相关。密度依赖效应在演替进程中普遍存在,两树种幼树检测到的密度依赖作用均随着演替阶段由负向正转变。最后,本研究不支持JanzenConnel假说,即各演替阶段的幼树在接近同种大树时,未检测到存活概率显著降低。相反,白桦幼树在顶级阶段的不同尺度上接近同种和异种大树能提高存活概率。兴安落叶松幼树在过渡阶段的同种大树0—15 m尺度范围内和在顶级阶段的白桦大树5—15 m尺度范围内能提高存活概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