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版 物:《国际新闻界》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11期
页 面:6-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2024年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隐形加班困境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24CXB012)的阶段成果
摘 要:既有研究常以“制造同意为瞄向,将实习生刻画成“积极进取的形象,但实际上其私下存在愤慨、抗拒的一面,那么,该如何理解这前后台的形象反差?这种反差如何形成?基于此,本文尝试以“潜隐剧本为理论基础,依托过程性视角,探求互联网“大厂实习生入职前后的心态转变及各阶段的本真状态。研究发现,面对理想与现实间的种种落差,实习生会对“大厂历经一个“期待—祛魅—抵触的情感过程。然而,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他们不得不以“妥协的姿态暂时隐忍;此时,伴随本真自我的觉醒,其会采取剧本调适的策略来最大化维护权益。当然,这种“妥协并非无度,当触发导火索事件后,实习生很可能会为泄愤而作出罢演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