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离田和氮缺乏对黑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收藏

秸秆离田和氮缺乏对黑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     者:朱凯 朱雪峰 解宏图 鲍雪莲 刘嘉文 何红波 张旭东 梁超 

作者机构: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省现代保护性耕作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吉林师范大学 

出 版 物:《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5003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82,U22A20610)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联合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JH2/101800055) 

主  题:秸秆离田 氮肥停施 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土壤有机质 玉米产量 

摘      要:为揭示培肥黑土在缺乏外源碳氮输入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规律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地产能的偶联关系,以长期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施用的培肥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技术,探究秸秆离田或/和氮肥停施8个生长季后土壤碳氮含量、玉米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长期培肥处理相比,仅秸秆离田对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影响;氮肥停施则显著提高丛枝菌根真菌(AMF)、腐生真菌(SF)和真菌总生物量以及真、细菌比值(F:B);秸秆离田结合氮肥停施显著提高F:B和AMF:SF,降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值,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外源氮缺乏时微生物转向真菌主导,外源碳氮均缺乏则加剧真菌转向AMF主导并降低细菌底物利用潜力。各处理土壤碳氮含量和玉米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土壤微生物比黑土有机质与产能对农田管理更敏感,可通过调节群落结构应对外源碳氮缺乏,从而具有维持黑土有机质和产能稳定的潜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