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公租房分给谁:地方竞争下的外来人口福利构建逻辑 收藏

公租房分给谁:地方竞争下的外来人口福利构建逻辑

Allocation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The Logic of Welfare Construction for Migrant Popu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Competition

作     者:马秀莲 范翻 MA Xiulian;FAN Fan

作者机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出 版 物:《城市发展研究》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1卷第12期

页      面:41-4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3[法学] 030302[法学-人口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经验借鉴下的中国住房制度继续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研究”(19BJL080) 

主  题:公租房 外来人口 住房保障 生产主义 发展主义 

摘      要:过去二十年里,外来人口是否得到有效的住房保障,其福利制度建构的逻辑是什么?对此学界一直存在生产主义和发展主义之争,并逐渐形成三种观点:生产主义已经转变为发展主义;消极的生产主义,即在土地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不具有真正的动力为外来人口提供住房保障;选择性生产主义,通过公租房“(泛)人才房化,为产业发展积累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对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1)就业是进入公租房的首要条件:当有就业时,学历高低不影响公租房获取概率;当就业不可得时,会优先选择高学历群体以作储备;2)产业发展而非土地财政决定了此公租房分配:产业结构越高级,城市公租房分配就越看重学历。发现说明公租房分配具备显著的选择性生产主义的特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