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 收藏

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

Influence of blood vessel inner diameter on the heat deposition in the liver para-vascular microwave ablation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作     者:杨鑫 罗霞 何萍 张菊英 蒋琼 冯琳莉 李韩梅 唐小清 杨友 余进洪 YANG Xin;LUO Xia;HE Ping;ZHANG Juying;JIANG Qiong;FENG Linli;LI Hanmei;TANG Xiaoqing;YANG You;YU Jinhong

作者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四川南充637000 

出 版 物:《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27卷第1期

页      面:6-9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血管内径 猪肝 

摘      要:目的分析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PP塑料管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实验组)及无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根据模拟血管内径分为5个亚组,即A组(内径4 mm)、B组(内径5 mm)、C组(内径6 mm)、D组(内径7 mm)、E组(内径8 mm),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比较各组消融灶最大半径(Rmax)、消融灶面积(Sz)、面积变化率(Sdiff)。结果相同消融功率和时间下,实验组各亚组Rmax、Sz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中除C组与D组、D组与E组Rmax、Sz及Sdif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亚组Rmax、Sz及Sdif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时,消融灶旁血管的血流可产生热沉降效应,且血管内径越大,对消融灶范围产生的影响越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