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协作互动与路径分析:地理标志与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收藏

协作互动与路径分析:地理标志与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Collaboration,interaction and path analysis: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rural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作     者:伽红凯 姜知雨 王智伟 QIE Hongkai;JIANG Zhiyu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95 昆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昆明650214 

出 版 物:《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o-Products)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23-27,34页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21&ZD22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EYD003) 昆明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KSGH2418) 

主  题:地理标志 乡村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摘      要: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路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立足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加快推动地理标志与乡村新质生产力实现协同互动,不仅有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着重梳理了地理标志与乡村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实现双向互动的理论逻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分析了发展面临的难题,提出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有: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和挖掘本土生态文化资源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