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草原与草坪》 (Grassland and Turf)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6期
页 面:170-180页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327) 甘肃省科技计划(22YF7NA112)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4)
摘 要:【目的】筛选和评价耐低温苜蓿种质。【方法】采用营养液沙培法,对生长30 d的30份国内外苜蓿种质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室温生长幼苗为对照,在-7℃分别经过2、4、6、8 h处理后测定供试苜蓿的生理指标。【结果】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供试苜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递减,较对照分别降低6.1%~71.10%、6.61%~63.01%、6.18%~69.03%,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递增,较对照分别增加44.6%~55.54%、8.49%~47.7%,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增后降且在低温胁迫6 h时增至最大,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呈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并在低温胁迫4 h时增幅最高、6 h时增幅最低。【结论】经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将30份苜蓿分为4类,其中新品系P1、P2、P3、P4耐低温性好,可用于苜蓿耐低温新品种选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