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事业发展中心
出 版 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农业领域“中低产粮田改造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2022ZDLNY02-01) “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耕地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NMKJXM202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北不同细碎化整治模式下耕地利用转型的过程、机制与效应研究”(42171267)
主 题: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 粮食生产安全 农地经营规模 机械化水平 连续型双重差分
摘 要:[目的]基于中国2003—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以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该文从粮食生产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生态安全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类指标权重,得出各省的粮食生产安全水平指数,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1)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提升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经过替换解释变量、剔除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能够通过增加农地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间接促进粮食生产安全。(3)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低地形起伏区、粮食主产区和低经济发展水平省份的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更显著的提升效果。[结论]地方政府应抓住政策实施窗口期,充分考虑区域差异,优化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实现农田建设与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紧密适配,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