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商标法》“恶意”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收藏

《商标法》“恶意”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alicious" Clause in "Trademark Law"

作     者:王晶晶 WANG Jing-jing

作者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出 版 物:《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第46卷第1期

页      面:63-68页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5[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主  题:《商标法》 恶意侵权 恶意注册 恶意诉讼 

摘      要:现行《商标法》中共有7条“恶意条款,除第63条第1款之外,其余六处“恶意条款的内涵与外延、认定依据和证明标准均存在争议。文章考察《商标法》“恶意条款的历史演变,以明晰各条款的立法目的;参考刑法中的概念,对“恶意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重大过失之间的关系进行要点解读;以规制理由、时间和行为人身份对其进行类型化细分,以达到对“恶意条款的精细化适用。建议将恶意行权与恶意诉讼行为纳入“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使“恶意条款的适用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和合理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