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海黑泥湾近岸水体动能变化分析 收藏

黄海黑泥湾近岸水体动能变化分析

Analysis of the Kinetic Energy Variation in Nearshore Waters of the Heini Bay in the Yellow Sea

作     者:凡仁福 魏皓 赵亮 聂红涛 FAN Renfu;WEI Hao;ZHAO Liang;NIE Hongtao

作者机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海口571126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海南三亚572025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300457 

出 版 物:《海洋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43卷第1期

页      面:106-11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7[理学-海洋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6026)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421RC1105) 

主  题:水体动能  波浪 潮流 黄海 黑泥湾 

摘      要:清晰地认识近岸水体动能变化规律是理解物质输运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黄海黑泥湾北侧海域冬季、夏季观测的风、波浪和海流等数据,研究近岸水体动能对风、波浪和潮等过程的响应。观测期间研究海域出现了风速大于10 m/s的大风过程。涌浪主导了该海域的波浪变化。冬季、夏季观测到的最大流速分别为0.35和0.45 m/s,流速剖面无垂向分层,EW向往复型半日潮流控制总流速变化。冬季涨、落潮阶段的水体动能峰值基本相当,约为2.49×10^(-2)m^(2)/s^(2),夏季落潮阶段的水体动能峰值较大,约为6.09×10^(-2)m^(2)/s^(2)。潮流致水体动能呈周期性变化特征。大风过程的出现未对潮流注入明显的能量。大风能量不断用于生成风生余流使水体余动能增大了约4.3倍。海底拖曳变化与大风强迫无关,但响应强波浪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