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共性特征的社会现代化国际比较研究 收藏

基于共性特征的社会现代化国际比较研究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social modernization based on common characteristics

作     者:赵西君 靳京 吴殿廷 高岩辉 Xijun ZHAO;Jing JIN;Dianting WU;Yanhui GAO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28 

出 版 物:《世界地理研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年 卷 期:2025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30-42页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4BJY010) 

主  题:社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共性特征 国际比较 

摘      要:社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分为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稳步提升期三个阶段。中国式社会现代化呈现五大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为本底,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宗旨,以追求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追求在资源约束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以及倡导文化合作共赢的人类和平发展。以社会现代化演进的普遍共性特征为基础,从科技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旅游体育现代化、社会治理和保障现代化、生活质量现代化5个维度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测算了60个国家典型年份的社会现代化指数,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南美洲国家社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速,目前大洋洲和欧洲社会现代化程度最高,非洲最低;(2)处于社会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国家保持相对稳定,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地位上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3)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对差距明显缩小,但绝对差距仍较大;(4)分领域来看,科技教育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薄弱环节,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相对其他领域较好。应重点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4个方面努力提高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水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