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哀牢山构造带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收藏

哀牢山构造带晚二叠世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Trace Elements of Zircon from Late Permian Granites in the Ailaoshan Tectonic Belt and Its Significance

作     者:黄卓辉 夏小平 徐健 莫静 HUANG Zhuohui;XIA Xiaoping;XU Jian;MO Jing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年 卷 期:2025年第49卷第1期

页      面:218-228,I0018-I00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主  题:晚二叠世 哀牢山洋 锆石微量元素 俯冲作用 碰撞造山 

摘      要:哀牢山构造带保留了大量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地质记录,是研究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然而,该构造带经历了复杂的地质过程,特别是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强烈改造,其演化历史存在诸多争议。前人针对哀牢山洋俯冲的地球化学研究,多基于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分析,缺少更精细的单矿物研究,且全岩元素易受后期地质过程影响,难以得到准确结果。锆石作为酸性岩浆中常见的副矿物,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更可靠的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在哀牢山东部高级变质带和西部火山岩带采集了三件花岗岩样品,通过锆石微量元素探究哀牢山洋的俯冲作用。前人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样品均为晚二叠世S型花岗岩。本研究发现样品中锆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显著富集、明显的Ce正异常与Eu负异常等特征,大部分锆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与世界其他典型俯冲带花岗岩相似,不同于碰撞/碰撞后花岗岩。结合前人研究,认为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支持哀牢山构造带两侧的花岗岩形成于哀牢山洋俯冲构造环境,而非哀牢山洋闭合后陆-陆碰撞阶段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哀牢山洋在晚二叠世处于俯冲消减阶段,且存在东向和西向俯冲。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