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海南岛不同功能区海滩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收藏

海南岛不同功能区海滩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isk of beach microplastic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of Hainan Island

作     者:李岩 陈海燕 黄玮钰 孙凯峰 黄焕芳 刘冰洁 LI Yan;CHEN Haiyan;HUANG Weiyu;SUN Kaifeng;HUANG Huanfang;LIU Bingjie

作者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35 

出 版 物:《安全与环境工程》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32卷第1期

页      面:21-32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30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PM-zx703-202305-246) 

主  题:海滩微塑料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养殖区 旅游区 

摘      要:不同功能区人类活动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其微塑料污染特征可能显著不同。系统研究海南岛不同功能区海滩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对理解人类活动与微塑料污染的关系、揭示污染来源并制定针对性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海南岛居民区、旅游区、养殖区和自然区海滩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海南岛海滩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48.86~256.87 n/kg,主要成分为PET和PP-PE、形状为纤维状、粒径大于100μm、白/透明色;居民区和养殖区中微塑料的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区;不同功能区在成分、形状和颜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居民区的微塑料以PS成分、泡沫状、白/透明色为主,养殖区的微塑料以颗粒状、绿色为主,旅游区的微塑料主要为蓝色;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旅游活动是自然区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其成分、形状和颜色可分别解释自然区的83.6%、96.3%和90.8%;风险计算显示,微塑料污染负荷较轻,但聚合物风险达高风险及以上等级,潜在生态风险为Ⅳ级,因高毒性系数组分的检出,微塑料丰度较低的自然区聚合物风险反而最高,养殖区的潜在生态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建议严格管控养殖活动的塑料排放和规范旅游活动中塑料的使用与管理,以降低海南岛微塑料污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