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 收藏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变化观察

Observation on the asexual reproduction of Phyllorhiza sp.

作     者:郝燕霞 赵雨轩 邓丽秋 张瑞雪 王淑红 HAO Yanxia;ZHAO Yuxuan;DENG Liqiu;ZHANG Ruixue;WANG Shuhong

作者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观赏水族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 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 

出 版 物:《热带海洋学报》 (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35-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501[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2N0014) “十三五”厦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6PZY002SF18) 

主  题:蓝环水母 水螅体 碟状体 无性繁殖 形态学 

摘      要: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在20~25℃均可进行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自由游泳胞芽附着变态发育为成熟水螅体需10~12d,水螅体出芽开始至产生自由游泳胞芽需要2~3d,成熟水螅体横裂生殖产生碟状体,从开始横裂至碟状体释放需经过4~5d,为单碟型横裂,当横裂体感觉器形成到水螅体触手完全消失之前横裂体中央口盘边缘会变为蓝紫色。碟状体在温度25℃、盐度29‰~32‰的条件下,约12d发育成水母幼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