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空间聚类的农村居民点选址影响因素自适应识别方法 收藏

基于空间聚类的农村居民点选址影响因素自适应识别方法

作     者:梁帅 杨莉 张学茹 彭胤 辜寄蓉 黄中杰 

作者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 版 物:《中外建筑》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1603[工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7[理学] 08[工学] 070503[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5[理学-地理学]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影响因素 自适应识别方法 空间聚类 选址 农村居民点 

摘      要:农村居民点由于长期以来缺少科学规划,形成总量大、布局散、低密度的分布特征。研究针对农村居民点的选址问题,以现状农村宅基地为空间基质,构建自适应因子识别方法,进行布局影响因素的区域特征判别分析。在对研究区域的农村居民点选址主要驱动因子识别后发现,其驱动因子主要受到生活居住、劳动方式、交通便利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不同区域的因子组合特征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农业片区选址特征因子以水田、旱地与坑塘水面为主,布局多考虑耕地与水域因素。城镇片区选址特征因子以高程、坡度、以及科教文化服务、生活购物服务、政府机构为主,布局受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外溢影响。研究构建的自适应驱动因子识别方法,可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点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