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智慧水利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出 版 物:《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9006 5220904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4402117)
主 题:关键生长期 田间试验 土壤异质 冬小麦 EPIC 产量模拟
摘 要: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存在地下水超采以及供需水矛盾异常突出等问题。为探究有限灌水下冬小麦最佳灌水节点,以期优化区域农田水资源管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邯郸军留灌区为研究区,于2023年设计并开展了灌水试验;在此基础上考虑灌区土壤异质构成,构建灌区不同试验点的环境综合气候模型(Environmental policy-integrated climate model,EPIC)模型并针对不同灌水情景开展冬小麦生长过程及产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水或两水灌溉在起身-拔节期适当延后均有利于提高产量,提高了7.2%~29.1%不等;土壤中层(20~40cm)与底层(40~110cm)黏粒含量较高会降低灌水对作物的增产效应以及根系的发育从而对产量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并且灌水节点滞后,土壤质地异质性造成的产量差异显著性增强。研究成果对区域优化灌水制度、实现节水保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