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 收藏

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

Study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no-grain cultivated land in Hunan Province

作     者:胡娈运 段佳 张望 朱小叶 夏茜旸 HU Luanyun;DUAN Jia;ZHANG Wang;ZHU Xiaoye;XIA Qianyang

作者机构:湖南省第三测绘院湖南长沙410011 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1 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1 

出 版 物:《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38-45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编号:20230159TD)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3JJ60566) 

主  题:耕地非粮化 空间分异 驱动因子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摘      要:粮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可为湖南省耕地非粮化防治、耕地资源配置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利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测算湖南省各县域、各乡镇的耕地非粮化率,运用社会经济数据,从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社会发展3个维度15个方面构建驱动因子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洞庭湖地区耕地非粮化率最低,湘西地区非粮化率最高;(2)湖南省耕地非粮化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分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山区以及具有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的地区,耕地非粮化率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以及农业重视程度高的地区;(3)湖南省耕地非粮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区域间表现出特定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根据湖南省不同区域的耕地非粮化现状与研究结论,从尊重种植习惯、加强整体谋划,提高种粮效益、保障农民权益,建立耕地数据库、精细化管理耕地等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