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樱桃李多酚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收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樱桃李多酚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作     者:韩贺龙 曾卫军 李静 李艳红 

作者机构: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 

出 版 物:《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083203[工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0[医学]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项目(XJEDU2023J0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2D01A100) 

主  题:樱桃李多酚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摘      要:基于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樱桃李多酚(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 polyphenols,PEP)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樱桃李多酚的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Sea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樱桃李多酚活性成分的靶点蛋白,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T2DM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 1.1.2和PyMol 2.5.4软件计算结合能并进行分子对接可视化。结果表明,筛选得到樱桃李多酚的24种活性成分及对应的HRAS、VEGFA等13个核心靶点;GO分析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级联的正向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和基因表达的负调控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信号通路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信号通路等。综上,樱桃李多酚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T2DM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