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鼠中缝背核-丘脑束旁核5-羟色胺能投射通路形态学研究 收藏

小鼠中缝背核-丘脑束旁核5-羟色胺能投射通路形态学研究

作     者:田会敏 李佳 成瑾 刘曜华 李飞 李云庆 

作者机构:包头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 

出 版 物:《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6[理学-神经生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30034,82221001,82471254) 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计划项目(2021ZD0204403) 

主  题:中缝背核 丘脑束旁核 5-羟色胺能神经元 CaMKIIα阳性神经元 小鼠 

摘      要:目的 研究小鼠中缝背核(DRN)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向丘脑束旁核(PF)投射通路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将顺标病毒注入Sert-Cre小鼠的DRN,观察DRN内5-HT能神经元向包括PF在内的中枢区域的传出投射;将逆标示踪剂荧光金(FG)注入C57小鼠的PF并结合免疫荧光组化染色,观察DRN内FG逆标神经元和5-HT/FG双标神经元的分布;利用CaMKIIα-Cre小鼠结合狂犬病毒(RV)逆行跨单突触标记系统,观察DRN向PF投射的5-HT能突触前神经元与PF内CaMKIIα阳性的突触后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果 DRN内的5-HT能神经元向包括PF在内的许多中枢区域发出纤维投射;在DRN的吻、中、尾段均能观察到向PF投0射的FG逆标神经元,它们主要分布在中段外侧部,其中5-HT/FG双标神经元约占(30.97±2.57)%;RV可跨单突触逆标DRN中的突触前神经元,其中5-HT/RV双标神经元约占(21.91±1.76)%。结论 DRN内5-HT能神经元向PF发出纤维投射,它们与PF内的CaMKIIα阳性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