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来源水热炭溶解性有机质主要特征及其与四环素的络合作用 收藏

不同来源水热炭溶解性有机质主要特征及其与四环素的络合作用

作     者:史云龙 向海荣 谢慧芳 冯彦房 陈欢 王冰玉 

作者机构: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739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618) 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课题编号D2023FK098) 

主  题:水热炭 溶解性有机质 络合作用 四环素 

摘      要:本研究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平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四环素TC与三种不同来源(污泥、鸡粪、秸秆)水热炭溶解性有机质(DOM)之间的络合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这三种水热炭DOM均表现出较高的亲水性和较低的芳香性特征,其中秸秆水热炭DOM尽管具有较高的芳香性和较大的分子量,但其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较低且表面含氧官能团较为丰富;相反,污泥水热炭DOM拥有最高的DOC含量,但其芳香性和分子量均最低。三种水热炭DOM与TC之间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类型,其中污泥水热炭DOM和鸡粪水热炭DOM表现出显著的荧光猝灭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TC更倾向于与水热炭DOM中富含的类蛋白组分发生猝灭反应。因此,不同来源的水热炭DOM与污染物TC之间存在差异化的络合效应,这将影响环境中TC的存在形态、迁移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