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广东深圳51806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1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东深圳518061
出 版 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12期
页 面:23-37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共建共治共享研究”(项目编号:23BTY091)
主 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TOE理论 民族传统体育 静态保护 动态传播 活态传承
摘 要:数字时代,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成为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基于TOE(技术-组织-环境)理论,从3个维度剖析体育非遗数字化的理论框架、发展现状与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非遗数字化经历“在库式静态保护、“在线式动态传播和“在场式活态传承3个阶段。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有:技术层面,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整体较低,存在技术僭越价值理性的风险;组织层面,传承人主体身份在数字语境下模糊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程度不高、协同力度不强,数据主管部门联动乏力、资源整合不足;环境层面,政策环境存在实施缺口、制度体系建设亟待完善,高质量内容供给不足。最后,提出体育非遗数字化的实现路径:技术层面,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组织层面,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环境层面,塑造数字非遗的传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