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省慢性疾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 版 物:《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6[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10[医学]
基 金:河北省卫健委(2019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111)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3(histone deacetylase 3,HDAC3)对小鼠银屑病样炎症发生发展及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C57BL/6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银屑病模型组(IMQ), HDAC3抑制剂RGFP966处理的银屑病模型组(IMQ+RGFP966), 提前1 d对小鼠进行剃毛处理。待稳定1 d后,Control组涂抹等量的凡士林,IMQ 组背部涂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62.5 mg/d),建立小鼠银屑病样炎症模型;IMQ+RGFP966 组在银屑病模型基础上以高剂量 HDAC3 选择性抑制剂 RGFP966(30 mg/kg)进行干预处理。各组持续处理5 d,观察记录背部皮肤银屑病样炎症症状(鳞屑、红斑、皮肤厚度)、体重变化及精神状态,并拍照存档。在小鼠解剖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RGFP966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层次结构的影响,并测量皮肤厚度;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分别检测皮肤组织中 HDAC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和淋巴结中性粒细胞、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脾脏CD4+T淋巴细胞HDAC3、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6(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8(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8,CCR8)表达及分泌的IL-17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皮肤HDAC3、IL-17A、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IMQ组小鼠展示出明显的银屑病样炎症,出现红斑、鳞屑及皮肤褶皱。RGFP966加重了银屑病样炎症症状,皮肤角化增多。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皮肤症状评分,IMQ组高于Control,IMQ+RGFP966组高于IMQ组。测量各组皮肤厚度,IMQ+RGFP966IMQControl。Control、IMQ、IMQ+RGFP966组的血液和淋巴结的中性粒细胞依次增多,血液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也呈相同趋势。在皮肤组织中,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HDAC3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下降,RGFP966未能使HDAC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进一步下降。HDAC3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与Control组相比,IMQ组的皮肤组织核内HDAC3减少,RGFP966使核内HDAC3进一步减少。与Control组和IMQ组相比,RGFP966处理使脾脏CD4+和CD8+T细胞HDAC3表达下降。RGFP966 处理增加了脾脏 CD4+T细胞CCR6和CCR8的表达;同时,外周血和脾脏CD4+T淋巴细胞的IL-17A分泌显著升高。此外,与IMQ组相比,RGFP966减少了皮肤组织IL-10蛋白并上调了IL-17A表达。结论 RGFP966通过抑制HDAC3,增加细胞因子IL-17A分泌和趋化因子CCR8、CCR6的表达,加重银屑病样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