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穴位埋线对帕金森病伴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收藏

穴位埋线对帕金森病伴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作     者:张晓梅 蒋捷 李文英 陈菊萍 黄寅 任伟 宋亚芳 孙建华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 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常熟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养生康复学院 

出 版 物:《中国针灸》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630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QN202101 常熟市科学技术局项目:CS202244、CS202227 

主  题:帕金森 便秘 穴位埋线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帕金森病(PD)伴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及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PD伴便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同期招募40例健康受试组为健康组。对照组在PD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服用聚乙二醇,每日1次,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埋线治疗,以双侧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为主穴,每2周1次,治疗8周;健康组不予任何干预。于基线期末和治疗期末观察两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SBM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评分。观察组、对照组于治疗期末进行粪便样本采集,健康组于基线期末进行粪便样本采集,运用16SrRNA法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粪便SCFAs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Ms较治疗前增多(P0.01),PAC-QOL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PAC-QOL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Ms多于对照组(P0.01),PAC-QOL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PAC-QOL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患者Chao1指数和Ace指数降低(P0.01)。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患者普雷沃氏菌和罗氏菌相对丰度升高(P0.05),肠杆菌、扭链瘤胃球菌等6种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戴阿利斯特杆菌、副拟杆菌和扭链瘤胃球菌相对丰度升高(P0.05),普雷沃氏菌、瘤胃反刍真杆菌等4种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粪便SCFAs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粪便SCFAs含量降低(P0.05)。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粪便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粪便乙酸、丙酸、正丁酸含量降低(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增加帕金森伴便秘患者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和SCFAs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