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幽门螺杆菌非特异性耐药与中药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收藏

幽门螺杆菌非特异性耐药与中药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     者:张毓芹 黄秋月 贾晓芬 叶晖 张学智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30493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32323) 

主  题:幽门螺杆菌 非特异性耐药机制 外排泵 生物膜 球形变 中药抗耐药机制 

摘      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是导致临床根除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因素,其耐药机制包括针对特定类型抗生素的特异性耐药,以及针对外部攻击因子的非特异性耐药,后者主要包括药物摄取/外排机制受损、生物膜形成、球形变和***内化等,是导致HP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中药或其有效成分提高HP根除率、抑制耐药HP、提高HP对抗生素敏感性的作用使其在根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作用途径主要与非特异性耐药机制相关。本文对幽门螺杆菌的非特异性耐药以及中药抗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以帮助解决幽门螺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