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 收藏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

作     者:徐琳 吕韦韦 牛钟辉 岳可欣 刘念 徐茂宏 崔绍朋 

作者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307) 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24SJ150)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0302124678)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147)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17YJ18)资助 

主  题:红外相机技术 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监测 物种多样性 活动节律 

摘      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保护区,区内混沟核心区保存着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2020年11月—2024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区域鸟兽多样性进行了长期监测,共记录到兽类6目11科16种,鸟类5目7科16种,其中灰翅鸫(Turdus boulboul)不仅是保护区新记录种,也是山西省鸟类分布新记录。本研究发现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Panthera pardus)和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赤狐(Vulpes vulpe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雀鹰(Accipiter nisus)7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8.13%。4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受威胁等级:原麝,极危(CR);豹,濒危(EN);豹猫和黄喉貂,易危(VU),合计占物种总数的12.5%。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5种兽类依次为猪獾(Arctonyx collari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野猪(Sus scrofa)、狍(Capreolus pygargus)和猕猴,鸟类分别为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勺鸡和红腹锦鸡。选取相对多度指数排名前十的物种进行夜行性分析,结果显示,花面狸(Paguma larvata)、豹猫和猪獾营夜行性生活;其余的如原麝、狍等7个物种为昼行性。本研究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建议未来在云蒙核心区等重点区域扩大布设范围,并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弥补红外相机技术的局限性,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综合编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