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小脑蚓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 收藏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小脑蚓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Theta Short Burst Pulse Stimulation to the Cerebellum Vermis on Lower Limb Motor Dys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作     者:彭瑾 谢珊 查益 袁绘 呼延梅华 张萍 PENG Jin;XIE Shan;ZHA Yi;YUAN Hui;HUYAN Meihua;ZHANG Ping

作者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高压氧神经内科上海200433 

出 版 物:《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20卷第1期

页      面:21-2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脑卒中 运动障碍 生活活动能力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 

摘      要:目的:探讨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theta-burststimulation,iTBS)小脑蚓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iTBS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iTBS组增加对小脑蚓部的iTBS治疗,治疗2周。2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下肢Fulg-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erxtremity,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scale,MA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MAS、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MAS、BI评分均提高(P0.05),iTBS组的FMA-LE、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TBS刺激小脑蚓部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