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血清胆红素与自然人群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收藏

血清胆红素与自然人群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bilirubin and carotid plaque vulnerability in natural population

作     者:闫保娥 冯娜 巩红 邓伏雪 张春艳 张岩 周静 韩拓 YAN Bao-e;FENG Na;GONG Hong;DENG Fu-xue;ZHANG Chun-yan;ZHANG Yan;ZHOU Jing;HAN Tuo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10004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陕西延安7160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陕西西安710004 

出 版 物:《心脏杂志》 (Chinese Heart Journal)

年 卷 期:202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41-45,5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035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0JQ-552) 

主  题: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直接胆红素 健康人群 危险因素 

摘      要:目的探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健康体检人群中颈部斑块易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与易损斑块,利用倾向性评分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进行匹配,最终纳入205例稳定斑块与569例易损斑块患者,进行组间比较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家族史与吸烟史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更高,直接胆红素水平则显著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减低可能是颈部斑块易损性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B=−0.013,OR=0.893,95%CI:0.819~0.974)。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降低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增加相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