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绿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红壤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收藏

绿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红壤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Replac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green manure at different proportions affects fungal community in the paddy field of Ultisol

作     者:路静 项兴佳 康耘滔 尹静 袁丹丹 刘佳 LU Jing;XIANG Xingjia;KANG Yuntao;YIN Jing;YUAN Dandan;LIU Jia

作者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60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出 版 物:《微生物学报》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65卷第1期

页      面:323-33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700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67046,32160766)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研项目(2022AH030015) 

主  题:化肥减量 紫云英 真菌群落 植物病原菌 

摘      要:【目的】探究绿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比例及对红壤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期实现我国南方红壤科学培肥和可持续利用。【方法】研究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Control)、早稻不施化肥仅翻压紫云英(G)、早稻常规施用化肥(NPK100)、早稻翻压紫云英且常规施用化肥(NPK100+G)、早稻翻压紫云英且化肥减量20%(NPK80+G)、早稻翻压紫云英且化肥减量40%(NPK60+G)、早稻翻压紫云英且化肥减量60%(NPK40+G)。除Control外,所有处理晚稻均常规施用化肥。在晚稻成熟期采集不同处理水稻根表土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同时基于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土壤样品在DNA水平上进行测序,分析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结果】与常规施用化肥相比,绿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提高水稻稻谷和秸秆产量。不同农业措施显著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组成(P=0.001)。绿肥替代中低量化肥处理提高土壤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效率和养分周转速率。相比于常规施用化肥,绿肥替代0、20%和40%化肥处理土壤腐生真菌相对丰度分别提高33.55%、167.27%和55.28%。此外,绿肥替代中低量化肥处理降低土壤中潜在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结论】绿肥替代20%-40%化肥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优化土壤真菌群落。本研究系统评估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红壤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红壤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