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钻孔声呐和井间层析成像技术构建地下暗河三维模型及运用 收藏

钻孔声呐和井间层析成像技术构建地下暗河三维模型及运用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underground rivers using drilling sonar and cross well tomography technology

作     者:李选涛 李云 罗新颖 向新志 陈瑞华 Li Xuantao;Li Yun;Luo Xinying;Xiang Xinzhi;Chen Ruihua

作者机构: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32 贵州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4 

出 版 物:《吉林水利》 (Jilin Water Resour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面:35-40页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基  金:贵州省水利科技经费项目(KT202434) 

主  题:地下暗河 钻孔声呐 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技术 三维模型 

摘      要:通过钻孔声呐和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在地下暗河探测及暗河封堵后封堵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可在封堵地下暗河形成水库工程中,获得暗河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其真实三维模型。单一方法对地下暗河(岩溶)探测成果精度低、分辨率弱、存在多解性,且缺少精确定位空间位置以及测量几何尺寸窥探暗河全貌的能力。基于综合物探框架,首次提出以钻孔声呐技术结合电磁波井间层析成像技术为主,以钻探等其它物探手段为辅的探测方法,该技术成功运用在贵州七星水库中,探明了暗河的位置信息和几何尺寸,并基于此对地下暗河封堵和封堵后堵头位置进行精细检测,圈定了堵头缺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