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Ames试验阳性结果原因及后续试验方法选择的研究进展 收藏

Ames试验阳性结果原因及后续试验方法选择的研究进展

作     者:吴辉 耿兴超 李晓瑜 文海若 

作者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76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学院重庆400044 

出 版 物:《癌变.畸变.突变》 (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年 卷 期:202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85-88,F0003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药品监管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课题(药品杂质遗传毒性评价新技术和生物标志物研究) 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2018ZX09201017) 

主  题:Ames试验 阳性结果 后续试验 转基因啮齿动物 Pig-a基因突变试验 下一代测序 

摘      要:遗传毒性试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药物早期致癌性风险评价。近年来,新靶点和创新药效结构的药物大量涌现,遗传毒性或致癌性结果呈阳性的创新药物数量大幅增加。然而,有研究显示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结果为阳性的化合物中约1/3为非致癌物。本文回顾了致突变性与致癌性风险间的关联,Ames试验阳性结果的原因及当前国际上对Ames试验阳性结果的药物的监管要求,总结了可供选择的后续体内试验方法,并提出当药物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Ames试验结果为阳性时的评价思路和机制研究策略,为药物研发及评价提供借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